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6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65篇
工业经济   430篇
计划管理   643篇
经济学   240篇
综合类   78篇
运输经济   19篇
旅游经济   28篇
贸易经济   161篇
农业经济   147篇
经济概况   30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鸡西盆地是一个多煤层、多煤种的中、新生代聚煤盆地,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煤成气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不但生产矿井具有明显的矿井瓦斯显示,而且在以往的地质勘探过程中曾发现过喷气钻孔,经研究这是煤成气的直接显示。本文主要应用煤岩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各种煤岩组分的生烃能力以及鸡西盆地的显微组分分析,并结合其它方面的研究,来阐述鸡西盆地的煤成气前景。  相似文献   
12.
油气生产经营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如何以较低的经营成本为市场提供所需的油气能源 ,是石油企业降低生产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利器。本文通过充分调查分析石油企业油气勘探、开发、开采成本的历史数据资料 ,研究油气成本项目的构成、特征、趋势及影响原油生产成本的因素 ,提出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 ,有利于石油企业实现全面的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13.
垃圾焚烧飞灰的固定化技术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采用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呈增长的趋势,如何处理焚烧过程产生的飞灰业已成为受人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外采用水泥固化、沥青固化、飞灰热处理(熔融及烧结)、化学药剂固化等方法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经固定化处理后的飞灰可进入填埋或进行资源化利用。这些方法对我国的从业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此文介绍了国内外飞灰处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论再生混凝土在生态建筑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从建筑产品物流必须符合生态序要求出发,提出了再生混凝土是生态建筑的发展方向,并对再生混凝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是贯彻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经之路。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体系的持续发展需要政府补贴作为保障,减少资源化产品与同类非资源化产品的价格差异,弥补相关企业投入产出不匹配的矛盾。本文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理论,将政府补贴作为决策变量,构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价格博弈模型,确定政府最优补贴额度和其他主体的最优决策,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要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政府需要在不同环节采取不同的补贴方式与补贴额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多。建筑垃圾资源化作为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阐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础理论,并采用建筑面积估算法对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量进行了估算,进而分析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现状,并提出了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产品包装废弃物的污染与回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品包装废弃物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使城市的生态环境污染加剧.占用大量的耕地,使蚊蝇滋生,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产品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必须解决如下几个问题:地方政府职能缺位、法律体系不健全和有法不依、国民环境意识淡薄及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相似文献   
18.
1. Introduction Domestic waste has become a worldwide hazard. It has been listed in Preferential Programmes in China for 21st Centur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techniqu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domestic waste into useful resources, the reduction of do- mestic waste and the innocent treatment of domes- tic waste is the long-term guideline in China. In the spirit of the guideline, several laws and regulations have been enacted, including Technical Standards of Municipal Solid Landfill, …  相似文献   
19.
Use of biofuels diminishes fossil fuelcombustion thereby also reducing net greenhousegas emissions. However, subsidies are neededto make agricultural biofuel productioneconomically feasible. To explore the economicpotential of biofuels in a greenhouse gasmitigation market, we incorporate data onproduction and biofuel processing for thedesignated energy crops switchgrass, hybridpoplar, and willow in an U.S. AgriculturalSector Model along with data on traditionalcrop-livestock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andafforestation of cropland. Net emissioncoefficients on all included agriculturalpractices are estimated through crop growthsimulation models or taken from the literature. Potential emission mitigation policies ormarkets are simulated via hypothetical carbonprices. At each carbon price level, theAgricultural Sector Model computes the newmarket equilibrium, revealing agriculturalcommodity prices, regionally specificproduction, input use, and welfare levels,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adoption ofalternative management practices such asbiofuel production. Results indicate no rolefor biofuels below carbon prices of $40 perton of carbon equivalent. At these incentivelevels, emission reductions via reduced soiltillage and afforestation are more costefficient. For carbon prices above $70,biofuels dominate all other agriculturalmitigatio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20.
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循环经济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建筑垃圾分类、组成和我国目前在处理方法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应用循环经济的“3R原则”资源化处理建筑垃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